返回網站

小孩語言發育遲緩訓練,家長就是最好的語言治療師!

語言發展康復訓練,從家庭開始

2021年12月20日

說到「居家溝通力介入」,就是讓家長自己在家幫孩子鍛鍊語言這回事,許多家長心中都會浮現許多的疑問,比如說:

 

「我又不是康復專業的老師,做得一定不會有老師來得好」

 「我自己幫孩子鍛煉不到位,怕耽誤了孩子」

 「我們是雙薪家庭,平時回家孩子都睡了,實在沒時間!」 

「不確定這個居家介入模式是不是有效?」

 

這些都是很好的問題,也體現了各位對居家介入中所謂 「家長執行力」的困惑、及渴望理解的心情。因此,今天我們就透過這篇文章來跟各位解鎖「家長執行力」的核心機制、執行策略、以及為孩子帶來的好處!

 

 

居家溝通力介入

首先,請各位家長要先保持著放鬆的心情來看待居家溝通力介入,不要擔心自己沒有能力、或沒有時間來和孩子鍛鍊,我們將會在接下來的段落裡,用最簡單的方式讓大家更清楚知道,居家溝通力遠比你想像的更平易近人!

實驗成效

根據居家溝通力介入的標杆機構加拿大 The Hanen Centre 的研究顯示,參與到居家介入中的媽媽和小孩,各自都能在家長執行力(就是家長幫孩子鍛煉溝通所需的技能)和 溝通力表現上得到明顯的提升。

 

媽媽部分

  • 更少給予威權式的命令、會更多回應孩子
  • 語速減慢、使用符合孩子年齡的語言結構來對話
  • 更多使用孩子當下需要學會的關鍵詞來和孩子互動

孩子部分

  • 與人輪流互動的能力提升
  • 學到更多的詞彙
  • 使用更多樣、更複雜的詞句
  • 能運用更多詞彙組成的句子
  • 熟悉在不同日常情境中正確使用特定的關鍵詞
  • 可以在對話中發出更多元的語音
  • 對方更容易理解表達內容

 

而在所學會的詞彙量的部分,實驗結果也體現出可觀的結果:執行3個月居家溝通力介入的家庭,其孩子最終學會表達的詞彙量可由37個拓展至187個詞彙;而未接受居家溝通力介入的家庭,僅能從18個詞彙拓展至65個詞彙,這當中的顯著差異,明顯可見。  

而為什麽家長親自幫孩子鍛鍊語言可以達到這樣的成效呢? 

我們接下來就來探討居家溝通力介入的4大核心機制: 

 

居家溝通力介入4大核心機制 

1. 治療圍繞著家庭來進行 

居家溝通力介入是「以家庭為中心」的介入模式,家長扮演者介入執行者的角色,需要透過提升自我與孩子的互動技巧來幫助孩子成長。家長越早跟孩子鍛鍊,孩子日後的發展就越好。 

 

2. 將介入自然融入到每天的生活情境裏 

居家介入是將各種親子互動技巧和干預活動融入每日的家庭生活中,像是吃飯、洗澡、購物、做家務等,當孩子在熟悉的人與環境中習得溝通技巧之後,他就會受到非常大的鼓舞、進而更願意將他們學到的技巧運用在其他的社會情境中。 

 

3. 讓溝通發生在親子互動中 

親子之間的互動永遠都是孩子語言發展的催化劑,這是由於孩子的溝通力成長取决於以下兩個重點: 

(1)當孩子認真表現溝通意圖時,家長需要即時給予明確的回應 

(2)家長使用簡單、有趣的語調來說話,讓孩子可以更容理解及學會詞句的運用 

 

4. 一定要回應你的孩子! 

居家介入裡「家長執行力」的關鍵技巧就是學會回應你的孩子,而所謂「回應孩子」的意思代表著: 

  • 即時回應: 在孩子做了什麽動作、說了什麽話、或發出什麽聲音的1-2秒後,家長須采取某些行動來回應他易理解及學會詞句的運用 
  • 正向反饋: 回應孩子時,家長須要表現出對孩子所說的話非常感興趣的樣子! 

而在互動過程中,一定要記得把焦點放在孩子當下所想表達的,不要將他的吸引力轉移到其他事物上。比如說,如果孩子正在向爸媽展示他會開著他的小車車在客廳繞來繞去,這時就爸媽就須幫孩子描述他正在做的事情,像是說「寶寶開車車」,不要問孩子車車是什麽顏色?或是你還喜歡騎自行車嗎?這類的話題。 

目前研究報告也已經指出,當家長仔細地回應孩子之後,將可帶出以下短期和長期的成效: 

  • 孩子在一年後可以學會理解更多詞句 
  • 在孩子2-3歲時,與同齡人比起來,他的語言理解和表達將能發展的更進階 
  • 在孩子12歲大時,他可以理解的詞彙量將比同齡人來得多 

從上述的研究結果可以得出,由家長擔任主要執行者的居家干預模式可以對孩子的溝通力成長帶來長遠的優勢。 

 

家長執行力策略 

那我們下面就來提供實用的執行策略及示範活動,讓大家可以在居家環境中提升孩子的語言溝通力! 

 

1. 介入領域:社交互動 

躲貓貓游戲 

★核心概念:互動輪流是溝通行為中很重要的成分,因為溝通是由一來一往的互動所組成,本活動運用孩子喜歡游戲,建立自然的互動輪流 

 ★家長執行力技巧: 

· 利用興趣:運用孩子對聲音的興趣,引發孩子與人互動的欲望 

· 延遲滿足:發出聲音之後,不馬上出現在孩子面前,增加孩子尋找的動機 

· 誘發動機:透過先發出聲音、但不現身的方式,激發孩子主動尋找你的意圖 

 ★適玩年齡:7個月-2歲。當孩子不用支撐就可以維持良好坐姿、並在身體轉動不會失去平衡時 

★操作步驟:先讓孩子坐在安全的位置,然後爸媽可以躲在孩子視綫可及的障礙物後方喊孩子的名字,接著馬上探頭讓孩子看見。試過幾次之後,爸媽可以嘗試在喊完名字後,不馬上出現在孩子視綫前,先發出一些聲音提示,讓孩子先試著找到您,然後您再出現。 

★小貼士:玩躲猫猫的游戲,可以訓練孩子對人的專注力,而社交能力就是需要孩子把專注力放在人身上才能完成,所以平時爸媽可以多跟這個時期的寶寶玩這個游戲哦! 

 

2. 介入領域:語言理解 

詞彙擴充游戲 

★核心概念:認知理解能力永遠早於有意義的言語表達,運用各種日常情境幫孩子擴大詞彙量,爲孩子進一步開口表達做預備。 

★家長執行力技巧: 

· 利用情境:在每日各種場景中幫孩子輸入關鍵詞彙,增加孩子聽到不同詞彙及其使用方法的機會 

· 要求幫忙:透過給予孩子指令,鍛鍊孩子聽懂指令和詞彙 

★操作步驟:爸媽可以在生活中借著各種機會告訴孩子不同事物的名稱及其功用,包括日用品、衣物、食物、動物、家具、交通工具、身體部分等,比如說,可以趁著吃飯的時候,告訴孩子桌上都有什麽食物。儘量在不同情境中要求孩子幫忙你拿東西,可以讓孩子幫你「拿拖鞋」、「拿紙巾」,借此建立孩子對指示和詞彙的理解能力。 

這個階段也可以開始跟寶寶玩「兩部分指令的游戲」:如果孩子已經認識很多不同的詞彙,爸媽就可利用兩個詞彙組合成句字,例如:要求孩子「拿碗給爸爸」、「拿毛巾去浴室」,讓孩子明白不同的語法的組成、進而運用正確的語法作表達。 

 

3. 介入領域:語言表達 

聲音游戲 

★核心概念:增加孩子發出聲音的意願,才能進展到語言表達 

★家長執行力技巧: 

· 誇張的表情和動作:孩子容易被有趣的表情和動作、及有趣的語音吸引,進而願意模仿發聲 

· 利用興趣:孩子通常會對動物感興趣,如此便能增加孩子發聲的意願 

★適用:0-1歲(口語前期的前半部分) 

★操作方式:把寶寶抱著,在寶寶面前做出模仿各種動物的誇張表情和動作,及它們的聲音,模仿大野狼的話,可以張開大嘴,發出「啊嗚-」的叫聲;或是吐出舌頭模仿小狗,然後汪汪叫。這個時期,各種擬聲詞都很容易引起寶寶的興趣,透過模仿動物,寶寶可以看得很開心,也會更願意學習各種聲音的發聲哦!

 

啟兒博士分享

以「家庭為中心」的居家溝通力介入,是以家長為主要執行者、圍繞家庭各種生活情境來鍛煉孩子語言發展的方法,成效已經多項實驗證實,可以提升孩子的溝通能力。所以,各位千萬不要因為覺得自己不是專業人士而對這個方法望而生怯!事實上,許多家長經過語言治療師的指導之後,都可以將此妥善應用在孩子身上,並有效增進孩子的語言發育。因此,啟兒博士鼓勵大家一起勇敢地投入居家溝通力干預的行列,啟兒博士一定會給予您最專業的陪伴和支持! 

文章參考啟兒寶《兒童語言發育遲緩定義、原因及照護者如何在日常中輔助語言治療之概述》、加拿大The Hanen Centre《Research Summary on It Takes Two to Talk》,由啟兒博士整理彙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