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爸媽可能會覺得很奇怪,怎麼孩子本來話說得都挺好的,有些詞都已經知道怎麼講了,但卻突然間,孩子要說句話很像很費勁似的,搞得滿臉通紅,才吐出一個詞,而且第一個字老是重複,看得家長都替他們著急。
其實,如果孩子出現上述的這個狀態,那他很可能就是「口吃」了。不過,爸媽先不要太擔心,兒童時期的口吃,往往都是暫時性的,如果家長可以先分辨出一些口吃的症狀和成因,然後再給予孩子適當引導的話,這樣就能有效協助孩子恢復正常說話方式哦!
今天啟兒寶跟大家分享的文章,來自一位兒科醫師丁綺文,她小時候就有短暫口吃的症狀,我們一起來看看她給了各位爸媽們什麼建議吧!
文文很早就學說話了,兩歲以後新字和新詞突然增加。可是就在這時候,說話開始結結巴巴。「我、我、我、我……」媽媽知道文文急於表達心中的意思,一時之間還找不到適當的字眼就開口,所以邊說邊想,借著重覆前一個字,等下一個字。於是對她說:「慢慢來,沒關係,先想好,再慢慢說給我聽。」
這正是我自己的童年往事,由母親追述那段經過。我真佩服她當時處理得那麼好,因此沒有被口吃困擾太久,我就學會使用緩慢一點的節奏,把話說清楚講明白,小學的時候還能參加演講比賽呢。
什麼是口吃?
「口吃」是指說話失去流暢性,根據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口吃為語言節律的一種異常,患者很清楚自己想說什麼,但同時又因為聲音不自主的重複、延長或中止而說不出來。」
兒童在語言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口吃是非常普通的現象,根據統計,發生率男孩為女孩的四倍。最高峰在學齡前,尤其是語言與心理發展最迅速的三歲左右,其次是剛上小學需要適應新環境的七歲孩童;再次是青春期各種器官發育和情緒還不穩定的青少年。
口吃的原因
人體說話的過程,先在腦中構思,然後動用唇、舌、喉部的肌肉和軟骨配合胸腔的呼吸運動,把意思表達出來。在每個環節裡,如果肌肉緊繃、發音器官不協調,就出現吐氣不順,唇舌不靈活,說話仿佛卡住了,僵在某個字一再重覆或停頓,出現口吃的現象。
兒童時期發生口吃,通常只是暫時性的。它最常發生在兩歲至五歲這段語言能力快速成長的階段,很可能腦部的思考與口語的表達不能同步。或者孩童自我情緒尚不能控制,在著急、不安、恐懼、憤怒甚至興奮的時候都容易口吃。當然,俗話說「十個口吃,九個急」,個性急躁的孩子,無疑更會講話結巴。
口吃和語言能力遲緩無關,更與智商沒有關連。兒童時期的口吃,很少需要接受特別的輔導與矯正。如果父母親認識口吃的特徵,並且適時説明孩子,70%的兒童會自然康復,因此幼兒口吃又稱為「幼兒發展性語言不流暢」,可以樂觀看待。
然而近年來,隨著影像儀器的進步,科學家發現,「持續發展性口吃」的成年患者,核磁共振掃描圖片顯示,他們大腦顳葉比一般人肥大,而且大腦不規則結構也比常人明顯。這些研究告訴我們持續至成年期的口吃,除了大家熟知的心理因素之外,可能也有生理的因素。
口吃的特徵
表現出來的口語異常有四種:
① 開頭難:第一個字說不出來,甚至要肢體動作的幫助,孩子會搖頭跺腳,擠眉弄眼,滿臉通紅才開得了口。第一個字發出,就順了,但又不敢停頓,否則下一句又難了。於是說話又急又快,含糊不清。
② 重複字:大多數重複第一個字,但有時也會在一句話之中,某個對他難發音的字。例如:「老、老、老師,我有問題」或者「老師,我有問、問題」。
③ 延長音:字音雖不重複,但過分地拖長,才帶出下一個字,例如:「我功課沒做完,不能來了。」這類口吃介於上述兩種之間,比開頭難口吃容易矯正。
④ 中斷話:說到一半,喉頭仿佛哽住了,後面的話出現停頓,斷句的位置改變。例如:「小明很討厭,他……想搶……我……的咸蛋……超人」。
大部分的口吃患者會交替出現兩種以上的特徵。幼兒時期的發展性言語不流暢則以重複字為主。如果成長後沒有改善,到小學高年級或青春期,就可能逐漸轉變為兼有其他型式的成年人口吃。
如何協助孩子,矯正口吃?
口吃的治療應從心理層面與語言訓練輔導,家長的寬容和耐心,是孩子最大的鼓勵,以下是具體的方法:
★ 不可取笑,模仿或挑他說話的毛病,孩子越怕錯就越難改。
★ 蹲下來平視孩子,看他的眼,微笑的聽他慢慢說,甚至握著他的雙手,拉近距離,可以增加孩子的自信。
★ 不要替他說。給他時間和機會,按照他的需要去表達。催促他或替他說,只會讓孩子著急,越急越出錯。
★ 鼓勵孩子參加團體的體能活動。沉默、孤立和內向,更不容易開口。若能發掘他某種特長,多誇獎,建立自信。
★ 多陪患兒對話,說話放慢、句子改短、咬字清晰。聽孩子閱讀、朗誦或唱歌,自然而然的引導他放輕鬆講話。
★ 嚴厲的生活常規,造成孩子壓抑,也助長口吃,尤其建立排便如廁訓練的兩歲左右,和強行糾正慣用左手的三歲左右孩童,最容易出現口吃。
★ 孩子鬧情緒、太累、興奮或著急的時候,口吃易出現,家長不妨平常心看待,不必在意。
★ 剛開始上學、編新班、換老師或遷居到新環境,容易因為陌生緊張而口吃,此時家長應多注意和支援他。
★ 有的孩子愛秀,有的怕生。父母親若發現,私下活潑的孩子,當眾表演卻失常,就不要勉強他。
幼兒時期的口吃現象,大多數只是語言發展中,不協調的過渡現象,短則數周,長則數月,自然就消失了。父母若能處理得宜,可以給孩子很好的示範和幫助。如果口吃現象一直持續超過兩年以上,則應請醫師或語言治療師給予協助。
(本文來源:本文素材來源於《孩子口吃怎麼辦?》,作者為丁綺文,由啟兒博士編輯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