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碰到陌生人、長輩就彷彿凍結,甚至躲起來不叫人?」
「到了學校好緊繃,面對新朋友也不主動加入遊戲?」
「總是扭扭捏捏,是因為個性比較害羞、怕生嗎?」
「說話氣音或太小聲、缺乏自信、表現焦慮,
好擔心孩子的未來人際互動受到影響,
該怎麼幫助孩子從小融入呢?」
上述問題也困擾著您嗎?啟兒博士想在此替爸爸媽媽們加油,不用太擔心!您並不孤單。
事實上,有越來越多的家長們為了孩子遲遲不開口說話,而感到焦慮與擔憂:
「好希望孩子可以敞開心胸、結交朋友、多主動開口說說話!」
畢竟人際關係是孩童發育時關鍵的一環,把握學齡前的黃金時期鼓勵、支持孩子敞開心胸交友,對於未來長遠的人際關係,影響當然至關重要。
那麼,作為家長, 究竟應該如何培養孩子的人際互動能力呢?
啟兒寶整理了5個日常生活中實用的方法,在平時生活中,爸媽可以注意以下幾點,無論是自閉症寶寶,或是社交功能有待加強的孩子,都能帶來顯著改善。
01
用心分享,幫助新生兒適應新環境
新生兒出生後,對周圍所有的事物都會非常好奇,這個時候爸爸媽媽可以每天抱著新生兒在房間里轉幾圈,讓他看看房間里的各種物品。告訴他(她)這些物品是什麼顏色、什麼形狀的,是用來做什麼的,告訴他(她)窗外的景物,幫助他(她)熟悉周圍環境。
同時要注意的是,新生兒更容易對色彩鮮艷或能發出聲音的玩具感興趣。藉助這些小玩具,我們還能培養新生兒的人際互動能力。父母如果試著在床前懸掛這些玩具,便會驚奇地發現,當新生兒注視著搖晃、發出聲音的玩具時,會不停揮舞手腳,這是寶寶對外界變化做出的反應。不過,也要注意一個小細節:玩具不要只掛在床鋪的一側,應分布在床的四周,以免影響新生兒的視力。
新生兒出生後不久,就會開始主動微笑。此時,父母可以用親切的微笑、溫和的目光來鼓勵新生兒做出反應,這對於培養新生兒的交流能力也會大有好處。
02
耐心溝通,幫助不擅長表達的孩子互動
有的家長擔心小孩比較自私,不允許別人動自己的東西,也不想跟別的孩子一起玩。如果出現上述跡象,爸爸媽媽可能要多留意了!因為這有可能是自閉症發展的早期狀態。如果家長能及時發現、多多重視,多與孩子進行情感交流,多細心觀察孩子的行為習慣,教導孩子形成良好的分享習慣,自然會幫助改善孩子的人際互動。
在與孩子溝通時,爸爸媽媽可以試著「放低姿態」,用朋友對朋友的方式和孩子交流;同時,可以透過「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理解他(她)的想法,做孩子知心的夥伴;最後,我們還可以設置一定的溝通目標,從具體目標出發,做堅定的引導者和聆聽者。
03
有愛心而不溺愛,讓孩子獨立自主、懂得分享
許多孩子只要稍微表現出「自己想要什麼」,父母便會給予立即滿足。長久下來,他們便不需要表達自己的需求,也更加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只在乎自己。時間一久,孩子的性格會變得孤僻,不願意接觸其他人,甚至排斥其他人、不願意分享。
爸媽要注意,太快滿足孩子,可能會導致太過依賴,而無法獨立自主。可以把握住關鍵原則:只要做對了就給予獎勵、做錯了也要告訴孩子哪裡可以更好。
04
長期陪伴,幫助孩子培養愛好、建立友誼
許多居住在都市的孩子居住在封閉的環境,也自然受環境影響,使得心也逐漸封閉。爸爸媽媽可以多趁著假日抽出時間帶孩子去動物園、遊樂園等適合親子共遊的地方,或甚至只是帶孩子走出家門呼吸外面的空氣也好。重點是多去接觸人和事物,多與同齡的小朋友玩。除此之外,當孩子想要邀請朋友來家裡作客,也可以主動表達歡迎跟支持。孩子擁有了與人互動的機會、逐漸發現美好的事情後,比較可能會逐漸產生自己的興趣和愛好。這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開朗,而不是把自己封閉在一個人的世界裡。
05
鼓勵孩子參加團體活動
適合孩子參加的團體活動有很多種:跟其他孩子一起玩遊戲、寫作業,或者給小朋友過生日,都是讓孩子從團體活動中體驗友誼、學會互助跟分享的機會。
最後,啟兒博士想對每天辛苦工作的爸爸媽媽說聲「辛苦了」!也希望無論再忙,都能每天抽出一點時間陪伴孩子,讓寶貝感受到支持與溫暖。越早開始培養孩子的人際互動習慣,讓孩子感受到來自家庭、朋友的愛與關懷,孩子將來越容易將愛與支持分享給身邊的其他人,將來在學校、社會中也更容易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